新闻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专题报道 > 正文

【研创基地·专题报道】解高水平论文之谜,行快乐科研之路——专访重庆大学张育新教授

发布时间:2019-03-08资料来源:点击次数:

解高水平论文之谜,行快乐科研之路——专访重庆大学张育新教授

“道路千万条,论文第一条”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,发表论文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。论文怎么写?往什么杂志发?投稿被拒怎么办?论文似乎成为广大研究生科研路上难以逾越的山峰。但是,在重大有这样一个教学团队,经过数十年的探索,正致力于帮助同学们跨过这些山峰,迎接新的未知挑战。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该团队负责人——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张育新教授。张教授结合自身经历,和我们分享了关于高水平论文写作的宝贵经验。

 


快乐科研 兴趣使然

对于自己选择科研这条路的原因,张教授首先归结于好奇心驱使——能发现新的问题,接受新的挑战。与国际前沿的研究接轨,知晓未来动态。其次是教师的职业性质,自己喜欢高校老师时间的弹性,上完课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寒暑假可以继续做科研,也可以陪伴家人。当培养的学生获得世界知名科学家和创新型企业的认可,由此产生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,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始终保持热情。

Happy Nano-Player“是张教授的科研团队名。他解释到:“首先是要快乐科研,然后‘nano’的含义是我们团队研究纳米方向的人比较多,player就是玩家,总结起来就是一群快乐的纳米玩家。快乐背后的含义是学生感兴趣,就像打游戏可以通宵一样,我们期望同学们也能主动地做研究、写论文。我们团队是一种传帮带的形式,博士带硕士,硕士带本科,甚至大四的会带大一、大二的学生,团队还会对小学、初高中的学生进行科普教育,培养他们的兴趣。为什么会建立这种机制,主要还是在我们成长的阶段,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。现在有了重庆大学这么好的平台,又能挤出时间为社会做一些公益,我们觉得这是很值得的,而且我们也坚信快乐能够传播。


 

十年耕耘,成果初显

令我们感到吃惊的是,张教授其实在博三才发表了第一篇英文论文。当谈到这个话题时,张教授十分感慨:“真的印象深刻,当时写得很差,把导师折腾得不轻,最后被导师推倒重写。”由于自己在硕士和博士前两年都没有得到论文写作方面的专业培训,张教授来到重大工作后,认为系统地教学生如何写论文很有必要,所以就总结了他在写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以及当了SCI的审稿专家和期刊编辑之后看到的问题,开设了一门选修课,叫《学术创新思维与高水平科技论文写作》,不想同学们重走他当年走过的弯路。“我在这条路上已经探索了快十年,取得了一些成果。我觉得这也符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需求”。张教授对自己的这项工作充满着信心。“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,图书馆里有许多论文写作的教科书,也有经验丰富的外语老师服务团队,所以可以说是受国外的熏陶与影响吧,我觉得应该把这套体系总结出来,形成教材。我们团队最近编写了《破解SCI论文写作奥秘》这本书,主要还是想接地气,满足国内高校学生论文写作的需求。因为我们之前是没有高质量的教材与师资力量在学生的SCI论文写作上给予足够支持的。我们的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外语学院的帮助,他们成立跨学科的合作团队,在研究生英语课上也宣传我们的一些理念。你们会发现,现在研究生的英语课已经跟之前有一些区别了,我觉得这就是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表现,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是走在了前面的。

“有的人可能觉得我是材料学院的,方法在其他领域行不通,但其实我们团队里还有外语学院、机械学院、软件学院的老师,我们的队伍还在慢慢壮大。我们把各个学科共性的问题都提炼出来,形成这门课,就是希望能大范围的推广,影响更多学生。我前两天还发了一篇管理类的SSCI论文,说明我们的方法确实是可行的。我们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希望通过平时课上的讲解以及适量的训练,比如写题目和摘要,设计学术报告的海报,开卷考察SCI的常规知识等等,能真正的帮助大家不再害怕写英文论文。

 

走出误区,天道酬勤

在采访中,张教授也指出了同学们平时写作中的通病——最常见的便是先写成中文再翻译,这是非英语国家学生写论文常见的错误,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用英文写。第二个就是规范的问题。比如标点、字体、数字与单位等等。“我们的课程就是从标点开始教。有些学生写论文从来不注意这些细节,而往往一旦出现这些问题,就算论文的创新点再高,小秘那关都过不了,然后论文被打回来觉得是自己创新点不够。我自己也是审稿人,所以知道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。这些方面的训练正是我们现在教育中缺失的。在投稿的过程中,你是没有机会和编辑、审稿人辩驳的,如何保证自己的论文能顺利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?这些细节的东西是要在投稿之前做好准备的。”张教授指出,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写作顺序。写作顺序不同于阅读顺序,不是从头开始写,根据IMRD结构,应该先写实验部分(Method),然后是实验结果(Result),从结果引出Discussion,接着是Key Results,根据这个再确定研究背景(Introduction)怎么写。这些都写完了,再从每个部分提取出精华,组合成摘要。由摘要的前两句话筛选出题目。“这是我在国外读书时导师提出的,这十多年我们又对四千多份问卷进行整理总结,最后改良形成了现在这种方式。纠正了这些常见错误,再经过我们系统地教学与训练,大家发论文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。我们希望通过开设课程,编写书籍这样的方式,慢慢影响更多的学生,让大家掌握论文发表的技巧,有机会进入更高的平台施展才华,也希望把我们重大在这一方面打造成全国的标杆。   

 

绿茵奔跑 助力科研

尽管工作上是科研狂人,不过张教授还是会通过踢球释放压力。“我踢中场,最喜欢梅西,我觉得他是世界上最会传球的球员。现在大家面对的竞争压力都很大,难免要放松,通过踢球也能聊一些轻松的事情。这样的放松更多是因为兴趣,也是为了调节高强度的科研压力,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。如果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就更棒了。”

“我觉得足球文化和科研文化是相似的。踢足球也是团队工作,进攻防守各有分工,要帮队友补位,尊重队友的技术特点。同样,搞科研每个人有自己的小方向,当然也要顾及别人的能力、为团队做牺牲。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,想进校队,想当首发,就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练习,所以我才能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都进入校足球队。做科研也一样,想比别人多发论文,那就多下功夫,弥补自己的不足。一时的失败,比如论文被拒算得了什么,不就是一场暂时的失利吗,下次再赢回来就行了。”张教授鼓励大家不要惧怕失败,要相信未来是光明的。

寥寥千字显然道不尽张育新教授关于论文写作的心得。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了解或者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效率,多发表高水平论文,欢迎选修张教授《学术创新思维与高水平科技论文写作》这门课程。相信在张教授的指导下,同学们定能收获满满!

 

欢迎关注“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”

主办:重庆大学研究生院

承办: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

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

2019年03月08日